智慧城市:从梦想照进现实 一家电力国企的智慧城市梦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毛振华
|
发布时间: 2019-04-17
|
4926 次浏览
|
分享到:
电是城市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未来,一座城市的电力供应将会是怎样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9%,清洁能源消纳比例实现100%,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这是国网天津电力描绘出的“十三五”末天津用电新图景。届时,光伏、太阳能发出的电将进入千家万户,电动汽车充电桩便捷易用,生活中几乎感觉不到停电,智能家居也不再是梦,一座城市的智慧梦想被电力充分点亮。
清洁能源:走进寻常百姓家
不久前,天津进步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天津地区第一座地下22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采用全地下结构和电缆进出线,充分利用地下,节约了城市地面空间资源。以此为起点,今年国网天津电力计划投入共计180亿元,完善电网建设,保障城市电力运行。
据国网天津电力总经理助理兼“1001工程”办公室主任姜永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总计将在天津投资643亿元,用于加快智能电网、清洁取暖“煤改电”等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将投资落到实处,国网天津电力启动了“1001工程”,即到建党100周年时,初步在天津建成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全力推进主网架完善提升、智慧能源小镇建设等9方面重点任务。进步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1001工程”的主网架完善提升工程重要项目之一,对提升天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意义凸显。
这几年,国网天津电力在完善电网建设、倡导清洁能源上的努力,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实施冬季清洁取暖“煤改电”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这个冬天的供暖感受,李玉清连连称赞。66岁的李玉清家在天津西青区辛口镇郭庄子村的一处平房里。要是在两年前,冬天屋里烧了炭炉取暖,也不一定扛得住冻。如今再走进他家中,外面冷风呼啸,屋内早已温暖如春。“要不是窗户、门封闭不严透气漏风,屋里暖和得待不住人。”李玉清摸着墙边有点烫手的暖气片乐呵呵地说。
改变来自2017年开始的清洁供暖改造。国网天津电力城西公司总经济师司刚带记者探访距李玉清家400多米远的锅炉房。这里没有一般锅炉房的煤灰烟熏,而是采用电锅炉储热加管道集中供暖的方式。司刚说,该方式不但前期投资集中,当供暖地区发生拆迁时,设备可拆装重复使用。而且供暖补贴直接用在锅炉运行中,比直接发钱到户补贴更精准。电锅炉还充分利用了峰谷电价差,晚上电价低时给水箱加热,节约投资。
“过去村民家里少说一个供暖季要烧掉两吨煤,2000多块钱,现在享受政府清洁取暖补贴后集中供暖只需要1200元,效果还好。”辛口镇政府建管办负责人高俊铭说,该镇基本全部实现了这一供暖方式,7000多户村民直接受益。
实践出真知。相比其他省市“煤改电”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储热电暖气,国网天津电力采取的电锅炉加管道集中供热方式温度有保障,作为供暖季外的富裕容量还能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电能服务,可谓一举多得。如今,这一在全国领先的探索已经在天津多个区以及外省得到推广。
随着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风生水起,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国网天津电力以完善充电配套设施作为突破口,在推广清洁能源上持续发力。
“充电站和充电桩加快建设是我们这几年的重点。”国网天津电力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副处长张剑介绍,从2010年至2018年,天津市电力公司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617处、充电桩6213台,其中公交充换电站82座、充电桩882台,服务纯电动公交车2464辆。京沪、津蓟、荣乌、长深等10条高速公路的公共充电桩布局日臻完善,方便市民在京津冀周边绿色通行。
在“1001工程”布局下,国网天津电力仅去年就新增各类充电桩3296台,占2010年至今建设总数的一半,实现井喷式增长。
如何让车主更快捷地找到充电桩?国网天津电力依托国家电网车联网平台,对全市范围内国网充换电设施实现了实时监控,并提供7×24小时充电服务电话,设立专门的95598运维抢修队伍,确保接到电话后45分钟到达现场,保障电动汽车用户无忧出行。
这些年,国网天津电力累计完成服务电动汽车用户充电239.9万车次,充电电量1.93亿千瓦时,服务车辆行驶里程1.84亿公里,减少燃油消耗4.18万吨,减少碳排放13.31万吨。
智慧城市:从梦想照进现实
厨房采用全电设计,采暖使用电热地膜,配备公共充电桩实现绿色出行……不久前,天津市首个全电驱动小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润园社区试点项目完成改造升级,实现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为“零排放”社区打造提供示范。这是国网天津电力尝试用电驱动打造智慧城市的探索之一。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共建,是世界上首个由国家间合作建设的生态城市。绿色生态智慧,是这片区域一直以来追求的建设目标。
据国网天津电力滨海公司总经济师陈学民介绍,经改造升级后,海润园社区实现了用电磁灶、电炊具等代替使用燃油、燃气等化石能源的传统厨房烹饪设备,以电热地膜为电采暖供暖方式代替传统供热方式,并在小区内配备交、直流公共充电桩以满足人们绿色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