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工程建设创新安全管控手段,研发“人、机、环”实时监控系统,应用了VR技术模拟特高塔组立及大跨越架线、人员立体精确定位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更好地保障了现场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输电高塔建设和500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海缆敷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国网基建部提出“工程未动,标准先行”,针对大跨越铁塔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海缆的研制、生产、试验等环节,组织专家进行系统性的标准梳理,形成了相关标准和科学合理的实施意见,及时指导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有序。国网物资部针对高塔和海缆制造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专门制订采购方案,降低了风险。
国网浙江电力克服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作业现场点多面广、专业技术复杂以及参建单位众多的管理难题,在资源配置、综合管控等方面进行统筹,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秉持“质量至上”方针,坚持“技术引领”理念,集结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工程建设单位持续推进“深化基建队伍改革、强化施工安全管理”12项配套政策落地见效。工程采用“建管+监理+监造”三合一运作机制,建立科研技术、建设协调、立功竞赛“三级推进”保障机制,成立由全国劳模、公司劳模等各级劳模和浙电工匠参与的项目部和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探索重大工程工作新模式,有效提升现场工程管理水平。
宁波、舟山供电公司成立属地化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地方协调。业主、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克服政策处理复杂、物资供应困难、工期紧张等一系列难题,向前期要工期,向管理要工期,向质量要工期,向安全要工期,工程在安全、质量和进度上实现协调推进。
电网新动能 助力海洋经济提速发展
以海为魂,以海兴市。舟山自古“靠海吃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经济越发展,对电力的渴求就愈强烈。曾几何时,海岛渔民的梦想是能够用上便宜而稳定的“大网电”。经过30多年的努力,舟山所有住人岛屿已告别自备发电,用上了经由海缆输送而来的源源不断的大网电。
然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舟山仍然是浙江电网中唯一未能覆盖500千伏网架的地级市,主要通过2回220千伏、3回110千伏线路与浙江主网相连,并且大部分线路处于山区和台风带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安全可靠水平较低。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重要的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从这里出发的航线覆盖“一带一路”国家的面积达到70%以上。“十三五”期间,舟山群岛新区迎来新一轮发展高峰,国际绿色石化基地、波音公司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特别是国际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对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家能源战略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舟山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海钓基地,碧海蓝天、山青水秀的海岛生态环境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美好的远景规划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舟山渴望更强大的能源供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加坚强、稳定的电网提供清洁可靠的电能保障。”浙江省能源局局长蔡刚说。据预测,2020年舟山最高用电负荷预计约200万千瓦,远景饱和负荷达478万千瓦左右。
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的建成投产,可提高舟山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满足舟山群岛海洋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促进港口岸电发展,优化生态环境,为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装上更加强劲的引擎。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以及500千伏舟山联网工程相继建成投运,让舟山电网实现质的飞跃,极大保障了舟山新一轮外向型经济发展,在满足舟山群岛新区用电需求的同时,更为舟山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网基建部主任葛兆军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海岛电网建设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海洋输电技术的发展,高质量建设好沿海电网工程,为‘一带一路’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
数说工程
●380米
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新建两基380米高的输电铁塔,创造了世界输电铁塔高度新纪录
●7280吨
380米高双子塔吨位达到7280吨,如果用载重量8吨的卡车运送,需要运送910车
●280根
世界输电铁塔基础单坑锚杆数量之最
●69.024米
世界输电铁塔最大基础根开
●262.3米
世界输电铁塔混凝土灌注高度之最
●25吨
世界输电铁塔单根塔材重量之最
●宽93米、高87米
世界最大塔头尺寸
●749天
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到2019年1月15日投运,工程建设历时749天
工程亮点
■高塔入云——